死亡真面目(下)
今年(民國八十九年),我再度參加了一個喪禮,這次的體驗,實在殊勝無比,讓我完全看清了死亡的面貌。
往生者是一位我依止的佛法老師的尊翁,在他未往生前尚在醫院就醫時,透過施受法的施行,彼此間似乎就在這了無分別的開放大心中交流、交感著。九十高齡的老先生,滿著眾生的願,堅強地繼續他這期有形的生命,讓老師得以無罣礙地完成一個段落的工作,更讓老師在其往生前後都能陪侍在旁,盡人子之孝,了無世俗的遺憾。
聞悉老先生往生的訊息,立即前去喪家致悼,那種過去對於喪家的避諱不安,一點也沒有染上心頭,只是單純一念,去看老先生,實現自己的諾言。到了喪家,第一眼迎來的是老師的笑臉和喪家家屬安靜祥和的氣氛,沒有看到一般喪家習見的悲淒哀嚎。靈堂的佈置,猶如莊嚴的佛堂,「阿彌陀佛」聖號二十四小時不停地輕聲播放著,給人無限的輕安與釋放,沒有生命斷滅的壓力負荷充斥其間,也嗅不到死亡的氣味。
靈堂裡不見棺木,心裡百般納悶,老先生的遺體不在家嗎?老師帶我向師母問候時,一瞥喪家四合院的建築,經由老師的介紹,方知靈堂之後為喪家大廳建築物。詢問老師:老先生的遺體何在?原來就停放在此大廳內。老師引我站在門邊往內看,只見廳內一邊,冷凍櫃以黃布覆蓋,不經說明是無法知道的。另一邊則置放桌椅各一張,桌上堆滿稿件,老師就是這樣一邊工作,一邊守靈。突然,我問老師:「可以看嗎?」老師很高興地回說:「可以呀!」然後帶我進入廳堂。只見老師用一種我從未見過最溫柔的動作,輕輕揭起布幔,打開電燈,靈出老先生的臉部讓我瞻仰。
啊!與我意念中老先生生前容顏一模一樣的呈現在眼前。剎那間,我發現死並不是死,而是一種「生」啊!面對老先生的遺體,我竟看不到死亡,反而是一種生的現象。老先生好像沒有離開,仍是那樣笑顏燦爛的在身邊。老師仍如往常承歡父親膝下的孺子,歡喜地與我分享著老先生的點滴。在該時空,我們三個人都活著,沒有死亡這回事啊!
一通電話將老師引開大廳,就剩我一人與老先生相對,沒有絲毫面對遺體的恐懼,我們在心性中再一次的全然交流,我很肯定的體認到「死不是死,而是生」。
用了午齋後,我們隨喜地共修了一炷香七十分鐘。這天的台南下很不同地雲淡風輕,清涼無比。老老少少全部上座,在這樣一個清涼的午後,濔漫於空氣中的是聲聲和諧的「阿彌陀佛」聖號。座中,稚幼的兒童,竟沒有任何的吵鬧與騷動,是一般喪家難得見到的靜謐莊嚴氣氛。七十分鐘,就是一般打坐都還會腳痛的漫長時間,下座時,還莫名怎麼這麼早就結束了呢!
整個靈堂猶如一個莊嚴法界,我們在這個法界中與老先生見面、交流,完成了一堂生死課程。心性中,沒有生,也沒有死,一切 如。有形的生命,不過是個因緣呈現,緣起而生、緣滅而亡,皆無礙心性之生死一如。在共修中,陪著老先生走向另一個因緣,然後,再也沒有任何距離,從此不即不離!
死亡是斷滅?遺體是鬼魅?現在,我徹底地了知答案──非也!同時也看到了死亡的真面目。
(本文出自慧炬雜誌第四二九期第三十頁「幻影芳華」專欄)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
寄給朋友 友善列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