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傳出一名患有失眠症的婦女,為了加強安眠藥的藥效及助眠速度,將原本應口服的藥片,研磨成細粉並放入熱開水中溶解後,用注射筒打進手臂血管,導致手指末端血管阻塞,右手四隻指頭末端發黑壞死,而面臨截指頭保手掌的命運,不僅「創造」了安眠藥副作用的新紀錄,也提醒大家用藥一定要依循正途,不可「走歹路」或抄捷徑。
正如歌星洪榮宏所唱的「歹路不可行」一樣,不但口服藥不能拿來血管注射,其他藥品同樣各有正確的使用途徑,不能隨病人高興或創意而擅改用法,主要因每種藥品各具特異性,加上藥物發揮作用的標靶器官(Target organ)對藥物的吸收能力互不相同,藥廠在生產藥品時,必須製成各種劑型,才能應付不同病人及不同疾病的需要,而醫生或病人使用時也須遵照處方指示使用,若不「循規蹈矩」,情節輕者只是無法發揮應有藥效,達不到治療目的而已並無大礙,但情況嚴重者,則不止招致截指的噩運,甚至可能命喪黃泉,以下舉幾個藥品劑型的例子供大家參考。
阿斯匹靈是個老藥,同時也是廣效的解熱鎮痛兼消炎藥,由於歷史悠久加上治療範圍廣泛,劑型特別多,既有口服的錠劑、片劑及糖漿,也有經肌肉或血管注射的針劑,另外還有塞肛門的栓劑,噴灑皮表的噴劑,塗抹肌肉關節的油膏,以及貼皮膚的貼片,劑型林林總總,為的是要適應不同病人及病情的需求,雖然各劑型的成份都是「醋柳酸」,但卻不能隨便改變使用途徑,口服的阿斯匹靈不能拿去塞肛門,也不能磨碎打進血管,反之肛門栓劑外觀雖類似口服藥,但味道苦澀難以入口,就是要避免被誤吞入口,發生無法消化吸收的危險。
另一個例子是局部麻醉劑,這類麻醉藥品一般只須注入皮下或肌肉層,即可產生麻醉止痛的效果,讓醫生進行手術切割或縫合,萬一不慎打進血管而循血液流入心臟,就可能造成心肌顫動、痲痺,甚至心臟衰竭而致死的嚴重後果,是另一個「歹路不可行」的好例子。
不僅用藥該走正途,還要遵照一定的「速度限制」,不准「超速」,否則也會釀成災禍,例如用來急救的強心劑「度巴明」(Dopamin),對於心肌梗塞、腎衰竭、敗血症、外傷或手術大出血等,導致血壓下降休克而瀕死的病人,都有很好的療效,但必須加進五百或一千西西的大量點滴中稀釋,並以極緩慢的速度在遮蔽光線的情況下滴注,才不致失效或「過效」,曾經有醫生在急救病人時,為求速效,直接將「度巴明」從血管中快速注射,結果病人的血壓雖然回昇,卻因急遽上昇到超過兩百汞柱的高壓,導致腦內血管因壓力超過負荷而破裂,病人沒有死於低血壓性休克,卻因高血壓引起的中風而命喪急診室,可見不但用藥路徑錯不得,連速度也要講究,畢竟「藥即是毒」,對於所有藥物都該戒慎恐懼,嚴格遵守處方指示,才不致因走歹路或超速而惹禍上身。
發表日期:2002/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