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所追求之道,有大道、中道及小道之分。其中,大道,乃指得運用於宇宙、地球自然環境及萬事萬物之道。
二、其得之,可謂難矣;更甚者,大都「窮盡一生,也是連入門,均未入;何況是悟道,進而得證道」;故云「大道無門」,即「看似有門,但實際上,得進入此門者,有時須靠一些因緣;待因緣合和,始得入門」。
三、但如果某大道,已因全體人類智慧的持續累積,而成為一般人所熟悉,並得輕易接觸到,那何嚐不是「大道有門」。
例如老子所言之道,玄之又玄,但經與宇宙、地球自然環境等進行對話後,得到具有基本?涵之因緣合和、因緣在動、生成、守一、??、因果、多元、弦道、壞空、違罰、賦歸及守護等12項基本自然法則,得為大家所接觸到並學習。
四、至於每個人依累世因果心法之「降低慾望」「放下執著」及「定而後悟」等步驟,所悟之道,或有所不同,也不論是大道或中道或小道,只要經「日常印證」,得以證道,使心境得以提升,今世修持之「功」就屬良善。
《初悟》,請參下列連結 https://readmoo.com/book/210119120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