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婚後跟公婆同住,家裡三個房間,婆婆自己一間,公公與照顧他的外勞一間,我們夫妻與三個孩子一間,因為沒有能力,不然我真的很想有自己的房子,讓孩子也能各自有自己的房間。
我生活忙碌,早上帶孩子上課自己上班,下班接小孩回家放書包,又趕到先生的店幫忙,晚上都11.12點才回家,如果我9.10點自行先帶孩子回家,先生就不高興,認為我乾脆不用去,或者孩子放家裡就好了,可是這樣與孩子的相處時間就又更少了,幾乎只有星期日,孩子也需要我們的陪伴,我覺得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但先生講的也是有道理,沒有錢,現在要怎麼生活,以後老了怎麼辦?真的也是很痛苦。
答:
夫妻倆努力工作,養家育子,卻一直無法存錢購屋,這是現代許多中產家庭面臨的問題。一家五口擠在一間房間裡,非常擁擠,但至少是公婆家,可以棲身。那白天就要多利用家裡及外頭的公共空間,才能提升生活品質,避免因擁擠嘈雜而產生的摩擦。晚上全家在先生店裡相處,也是轉換空間,調劑生活。只是孩子會長大,他們需要有自己的空間及時間,以後另隔空間或在外租屋似乎是必然的。
每天像陀螺般的旋轉,的確很累,先生的店似乎開到很晚,每天帶孩子過去,雖然全家有相聚的時間,孩子卻沒有自己的空間與時間,而你們夫妻也缺乏獨處時間與空間。並不是上班上學以外的時間一家五口都要聚在一起的,不妨採取彈性作法,每週有兩個晚上妳留在家庭陪孩子,另兩個晚上讓孩子們在家裡陪陪祖父母,另外兩個晚上則照舊,但是星期天一定要休息、放鬆。
妳越來越不滿於目前的生活,如果光抱怨而不做任何改變,就會永遠這樣下去,而且難保將來不會有問題產生。賺錢固然要緊,生活品質不可忽略,不能寄望於「將來我要如何如何」,現在的每一分鐘才是實實在在的生活。因此先與丈夫商量白天寧可多忙,每晚提早到八點關店,增加夫妻及親子時間,然後開家庭會議,討論個人對生活的期待及報復,安排夫妻、親子及孩子們個人的休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