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最近姐姐基測分數跟學校都出來了,其實讀的學校也不會很爛!媽媽卻因為這樣心情不好,總是說一些讓人聽了很不高興的話,現在媽媽也不准我們看喜歡的偶像劇,其實跟那個根本沒關係,但是如果跟她解釋,講沒幾句她又開始生氣了!
我有一個很要好的鄰居,她成績比較不好,常常來找我,媽媽竟然說以後那個鄰居如要約看電影或逛街,都不行!我聽了很生氣,她是我很好的朋友,為什麼不行?老師總是說不要以偏概全,媽卻是這樣,永遠認定別人的不良記錄,唉,我好悲哀!
答:
因為媽媽看到妳們姊妹的潛能,所以期望很高,基測分數與學校未達她理想,她感到失望,是可以理解的,但若因此而禁止妳們看偶像劇還遷怒鄰居好友,就是情緒化了。她被負面情緒籠罩,只想到禁止及處罰,沒想到應多鼓勵及支持,才能提高女兒們的學習動機。現在弄得大家都不高興,家庭關係受損,對事情也不見得有幫助。
妳很認真上課,聽進老師教導的勿以偏概全,媽媽因為太擔心妳們的功課了,希望姊妹能多花點時間在讀書方面,害怕妳們一出去玩心就野了。其實讀書與娛樂是不會衝突的,兩者都應該存在的,但年輕人玩心較重,做功課好像不得已,就是這樣,母親才會以自己的方式在鞭策女兒。
要避免媽媽情緒化及以偏概全的生活方式就是妳主動出擊-自動做功課且主動溝通。每天下課一回到家就先把功課做完並複習,考試成績一次比一次進步,妳就有立場與母親溝通,告訴她妳有聽進她的話在改進,希望能得到母親的語言及行動鼓勵,例如說,「表現不錯,下次加油」或者讓妳跟鄰居去看電影,讓她明瞭,有適當的娛樂之後就更有動機做功課了,這可以成為一種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