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內政部統計,去年各主要政黨的財務決算,國民黨收入高達35億、支出將近29億,而民進黨的收入只有6億多、支出5億多,至於沒有推人參選總統的台聯、以及親民黨的收支更不用說,都沒有超過三千萬,明顯看出政黨競爭的立足點不公平。不過,國民黨卻趕緊出面喊窮,表示財務狀況相當吃緊,光是黨的人事經費、以及辦公費就佔了支出的八成,儼然是有錢人吃魚翅鮑魚,卻抱怨老是吃不飽。
如果說民主政治就是政黨政治,那麼,如何讓政黨能有健全的財務,特別是競選經費的支付,一直是西方民主國家所關心的制度設計課題。一般而言,除了向民間募款,政府還會採取競選經費的補貼,以降低政治獻金可能帶來的金錢政治。然而,像中國國民黨般擁有巨額資產般,在選選之際可以坐擁家產揮霍,可以說是世界上絕無僅有者。
眾所周知,國民黨的黨產大致上有三個來源,包括接收所謂的僞日產、黨國不分的利益輸送、以及強行徵收民產;大體而言,如果不是老百姓的,至少也應該算是國家的財產。因此,不管是如何取得合法所有權,畢竟是五鬼搬運的戰爭財,也就是藉著戰勝者的姿態所取得的戰利品,完全沒有正當性可言,用來也不會有任何光彩。
在民主化的過程中,即使前總統李登輝當過12年的黨主席,未必能了解國民黨黨產的全貌。近年來,雖然擔任黨主席的馬英九總統一再宣示要將黨產歸零,然而,由一年高達29億的股利來看,據估計,至少也有580億的股本,而海內外的不動產更不用說,表示國民黨實在捨不得放棄這些不義之財。
根據東歐民主化的經驗來看,對於有如過街老鼠的共產黨,除了要追究相關人士侵犯人權的罪狀,還要處理共產黨的黨產,包括凍結、收歸國有、或是拍賣。譬如說,前俄羅斯總統葉爾欽便是以行政命令全數充公,並獲得憲政法庭的背書。可惜,國民黨想盡辦法金蟬脫殼,近年來已經將所有的黨產合法化。
坦承而言,黨產的處分是最起碼的轉型正義途徑,以交換對於不義政權的加害者、或是幫兇的整肅。然而,我們到目前為止,除了把所有的罪狀讓元兇陳儀、以及蔣介石來承擔,其他黨羽卻仍然盤據行政、軍事、媒體、教育、甚至於司法單位,編織成一般人看不到的綿密特權網絡,繼續享用黨的餘蔭,豈有公義可言?
對面外界的質疑,國民黨的解釋是,自己並未刻意阻撓立法院通過政黨法。然而,在民進黨執政八年,朝小野大,若非國民黨橫加阻礙,相關法案為何會胎死腹中?如果說國民黨不願意把讓民進黨攬功,那麼,過去三年來,藍營在國會擁有四分之三席次的絕對優勢,為何依然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假使馬英九主席真的有心,就不應該躲在歷史共業的後面,繼續黃牛。
馬英九總統可以有兩種作法。首先,如果他覺得必須劍及履及,未嘗不可效法葉爾欽,馬上以行政命令將所有國民黨黨產凍結,再慢慢決定哪些部分應該歸還百姓、哪些部份可以收歸國有。當然,如果要走立法的途徑,應該立即以黨主席的身分訓令國會黨團,解除法律追溯的年限,回歸歷史真相。最後,我們呼籲,何不大義滅親,讓剛掛牌的法務部廉政署處理黨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