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半前(2005/04/03),筆者曾經在部落格或教學網撰寫過「政黨政治:王馬賽局的排列組合」(可參照http://blog.sina.com.tw/macotochen/article.php?pbgid=423&entryid=12937)的政治評論,如今再補充如後......
形勢比人強的關係,儘管「謝蘇配」最後取代了「謝葉配」,照理說客家鄉親應該都會有些失望;然弔詭的是,就在「謝蘇配」塵埃落定後,作為謝長廷團隊競選總幹事的葉菊蘭女士卻另接任起總統府秘書長的協調重擔,且似將成為民進黨籍潛在的首位客籍閣揆候選人,更讓原先的「Taiwan, Say Yes」(謝葉配)全面提升為「Taiwan, Say Super Yes」(謝蘇葉共同愛台灣)了。
也就是說,Say Super Yes的選戰黃金組合不僅讓佔全國六分之一選票的台北縣躍升為藍、綠對決的主戰場,更代表民進黨另有強攻桃竹苗地區客家選票的企圖心。亦即,民進黨的總統選戰已朝「北方策略」轉向,試圖扭轉「北藍南綠」的不利選票結構;單從選戰策略來看,Say Super Yes確實是有勝選策略的考量,而且Say Super Yes也間接讓民進黨的謝系、蘇系、新系、扁系綁在一起成為命運共同體,其選戰威力自不可小覷。
有意思的是,當民進黨已經喊出「Taiwan, Say Super Yes」的時候,國民黨卻停留在「馬朝不必王漢」的思維,也不認為「王朝馬漢」必須在身邊。蓋王金平的重要性對國民黨(尤其是「馬蕭配」)而言,已不在於他的政治實力,而是他所代表的「象徵意涵」。尤其是,王所代表的「南方特質」--草根的、阿莎力的歐吉桑,正是馬副手蕭萬長之拘謹、保守的文官性格所欠缺的,也絕不是馬英九先生短期的「Long Stay」就學得來的,更與現階段國民黨「雙吳體制」的斤斤計較、機關算盡有著天壤的迥異之別。
更重要的是,王所代表的「南方特質」--草根的、阿莎力的歐吉桑,也隱約成為國民黨農業縣市立委的地下共主,那麼「馬朝不必王漢」的思維,說穿了,其實是在複製更多的「陳明文效應」。尤其是,移至明年一月所舉行的立委選舉,對三月的總統選舉恐怕會有「蜜月效應」的連動關係,那麼國民黨在農業縣市的立委席次如果斬獲不多的話,又該如何安排那些「敗選精英」的出路呢?因為屆時有能力協調與安撫的最適當人選,還是草根的、阿莎力的歐吉桑吧。
再換個角度來看,當民進黨籍的潛在首位客籍閣揆候選人已經提前出線之際,則國民黨的「影子內閣」何在?蓋如果是「雙吳體制」的任何一吳掌舵,試想王或農業縣市立委會願意盡全力輔選嗎?又若改由年輕且更有幹勁的朱立倫縣長擔任「影子閣揆」的人選,「馬力」就真的會特別強?恐怕不會,相反的還更容易引起「一王雙吳」彼此之間的猜忌。
探究其實,民進黨並沒有任何「領頭羊」事先承諾葉菊蘭將會是民進黨勝選後的首位客籍閣揆,但是這樣的氛圍卻是「Taiwan, Say Super Yes」的真實默契。最重要的是,「謝蘇配」並沒有偷走「謝葉配」的乳酪;相反的,客家鄉親還可以有更多的期待,而且民進黨內的各領袖權威或派系利益也不至於嚴重吃虧,坦白說,這就是所謂的「Pareto’s Optimal」(柏雷托的最適狀態),而為真正的雙贏或多嬴賽局。
值得借鏡的是,就國民黨內部的賽局而言,也應該定調為「每位參賽者都不應該拿走自己對整場賽局的超額貢獻度」(you can not take away more than your added value),畢竟其他隊友也都有一定程度的貢獻(如派系的動員實力),儘管有些人看似僅有歐吉桑級的魅力而已。何況,民進黨政治精英最厲害的地方,在於不只看到自己在賽局中的貢獻度,更清楚看到並有效利用競爭對手所創造出來的附加價值,也讓未出線者有獎杯可抱;就此而言,國民黨也該清楚如何轉以「影子閣揆」(或「影子內閣」)營造團結的氛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