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官能否參與輔選活動?」類似這樣的政治話題,它只是個政治問題嗎?事實上,政治問題就是道德問題,只是欠缺法律規範而已;或許在現今的政壇裡,大部分的政客不希望自己的政治行為,有太多的法律化限制,彼此才得以在灰色地帶間生存吧。
雖然「政務官能否在任期中參與政黨輔選」的類似問題,尚無法律明文禁止,但是,在輿論間一向認為「黨」、「政」分離是較為妥當的民主政治。政務官任職期間聽任政黨指揮,參與競選活動,明顯是政黨不分。
政務官參與輔選,有利有弊。利者,讓身為政務官的黨員,有機會把政務向選民表達;弊者,「政策買票」,以身為政務官的身分,掌握國家行政機器的機會,在競選活動中大談「未來」。然而,在位者本身即已擁有最適格的政策主導權,怎能捨棄政權的「現在進行式」,大談「未來式」!
政務官本應嚴守行政中立原則,除此之外,政務官是國家行政組織下之法定職位,責任在國家政務,「不是黨務」,如果政務官任職後,把自己當「選舉機器」,即有辱本職,甚或有怠忽職守之虞。這些問題,基於民主法治國家原則,這是一項應嚴肅討論的課題,雖尚不能法律化,但全民應該把它當作是一項法律化的道德規範看待。
評論家說,政治之爭,就是權力之爭;筆者以為,權力之爭,就是拋開法律層面的道德之爭,雖然某些政客行為的「是」或「非」尚未法律化,但是人民的心中,卻不能沒有道德法律化的判斷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