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嚴二十週年的前夕,民進黨中常會竟然荒謬地達成一場令人噴飯、意外的畸形、病態「共識」,要求下屆不分區立委不得違背黨意和黨通過的決策,否則就即予取消立委資格,如此把不分區立委當成是個別政黨的私有財、禁衛軍,只會踐踏台灣的民主深化「寶貴資產」,一言堂的政治文化勢必會對民進黨的政黨形象和政治支持度造成嚴重的殺傷力和衝擊效應,結果必然是劣弊驅逐良弊,重創民進黨的競爭力,不論對未來的選舉或整個黨的體質文化與健全發展,均非一件好事。
民進黨號稱是最具有多元核心價值,可以容忍百花齊放的開放政黨,如今卻變質為一個黨同伐異、以意識型態和政治忠誠度來檢驗自家人的好鬥「拳擊場」,當十一寇已沉寂、當新潮流已遍體麟傷、當沈富雄、林濁水等理性務實色彩的「中間路線主義者」已被黨內「處處暗礁」、「處處驚險」的派系惡鬥所挾制,多元前瞻的民進黨,如今看來,實已煙消雲散。黨機制近似「法西斯」地放任黨內派系因不同的政治利益盤算,無所不用其極地分類械鬥而不管,導致理性論政空間的範疇被壓制,過去那個堅持照顧弱勢族群、嚴守社會公義、關懷社會民生的「改革者」形象,已然宣告棄守,為了獲得可觀的政治資本和鞏固既有的執政利益,民進黨實已脫離了社會現實的發展路線,漂浮在純化黨意與正視民意的臨界分裂點。
不分區立委的原初設立機制,是為了要彌補區域立委之不足,讓德高望重、具有專業取向而超越黨派色彩的人能夠出線,以補強國會的全國代表性與清廉專業性,避免國會的政治資源全為地方派系所把持,如今民進黨竟大開民主倒車,限縮言論自由,很顯然的,民進黨的政治文化已開始向基本教義派及深綠路線「俯首稱臣」,這些從毒蘋果樹衍生而出來的爛蘋果,真叫人非議。
筆者認為,把不分區立委當成是只要按表決器的機器人,而忽視多元批判的價值聲音和中間選民的強烈改革訴求,絕非民進黨之福。政治也絕對不能脫離人性,個別立委不同的意見主張,必需要給予尊重,一個政黨的未來發展與否,觀察該黨的組織、視框、政策、方向、精神、理念就可以預見,社會氛圍不能隨政客的魔鬼臉孔而起舞,民主國家最好的理想狀態是社會力大於政治力,如果只問政治立場正不正確,政治血統純不純正,這個黨不就成為「順我者生、逆我者亡」的「政治鬥雞場」嗎?若依此長久的「政治路線」發展,又如何奢言改革、希望的願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