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經典雖似浩翰無窮,但是大致可以分為『世間法』與『出世間法』兩大類。世間法又分為『天道法』與『人道法』;而出世間法又分為『聲聞乘法』、『緣覺乘法』、『菩薩乘法』與『佛乘法』。又『菩薩乘法』是成佛必經之路,所以也有把『佛乘法』 ......(詳全文)
2004-10-16 01:50:00 |
大凡有情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故 佛陀提出八萬四千法門來解決。尤其是『大乘佛法』傳到中國後,歷代高僧大德將之分成八大宗派,直到今日僅存禪宗、淨土宗、律宗、密宗較為流行(其實真正中國的【密宗】已不存在,現在世界上所流行的是,唐朝 ......(詳全文)
2004-10-15 01:50:00 |
大凡有情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故 佛陀提出八萬四千法門來解決。尤其是『大乘佛法』傳到中國後,歷代高僧大德將之分成八大宗派,直到今日僅存禪宗、淨土宗、律宗、密宗較為流行(其實真正中國的【密宗】已不存在,現在世界上所流行的是,唐朝傳 ......(詳全文)
2004-10-14 01:50:00 |
大凡有情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故 佛陀提出八萬四千法門來解決。尤其是『大乘佛法』傳到中國後,歷代高僧大德將之分成八大宗派,直到今日僅存禪宗、淨土宗、律宗、密宗較為流行(其實真正中國的【密宗】已不存在,現在世界上所流行的是,唐朝傳 ......(詳全文)
2004-10-13 01:50:00 |
大凡有情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故 佛陀提出八萬四千法門來解決。尤其是『大乘佛法』傳到中國後,歷代高僧大德將之分成八大宗派,直到今日僅存禪宗、淨土宗、律宗、密宗較為流行(其實真正中國的【密宗】已不存在,現在世界上所流行的是,唐朝傳 ......(詳全文)
2004-10-12 01:50:00 |
依《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開示:一切菩薩皆悉具有四種瓔珞。云何為四?所謂戒為瓔珞、定為瓔珞、慧為瓔珞、陀羅尼門以為瓔珞,是名為四。至於云何名為『一切菩薩陀羅尼門瓔珞』?茲依該經所示,分述之如下:(一) 【菩薩有一陀羅尼門瓔珞莊嚴 ......(詳全文)
2004-10-11 01:50:00 |
依《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開示:一切菩薩皆悉具有四種瓔珞。云何為四?所謂戒為瓔珞、定為瓔珞、慧為瓔珞、陀羅尼門以為瓔珞,是名為四。至於云何名為『菩薩智慧瓔珞』?茲依該經所示,分述之如下:(一) 【菩薩有一智慧瓔珞莊嚴】。所謂一切 ......(詳全文)
2004-10-10 01:50:00 |
依《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開示:一切菩薩皆悉具有四種瓔珞。云何為四?所謂戒為瓔珞、定為瓔珞、慧為瓔珞、陀羅尼門以為瓔珞,是名為四。至於云何菩薩修『諸三昧(又名【定】)瓔珞』?茲依該經所示,分述之如下:(一) 【菩薩有於一種三昧 ......(詳全文)
2004-10-09 01:50:00 |
依《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開示:一切菩薩皆悉具有四種瓔珞。云何為四?所謂戒為瓔珞、定為瓔珞、慧為瓔珞、陀羅尼門以為瓔珞,是名為四。至於云何名為『菩薩淨戒瓔珞』?茲依該經所示,分述之如下:(一) 【菩薩有一淨戒瓔珞】。謂於眾生起 ......(詳全文)
2004-10-08 01:50:00 |
依《無量壽經》開示:所謂『捨家去欲而作沙門』,可分(1)身(為了脫生死而著袈裟)心(不貪五欲六塵)皆出家(2)身出家(或因逃債,或因婚姻不滿而著袈裟)心不出家(尚貪戀家眷、五欲)(3)身不出家(或因照顧老弱眷屬,或因學佛較晚)心 ......(詳全文)
2004-10-07 01:50:00 |
眾所周知,初發菩提心菩薩須修行『六波羅蜜』,方能成就佛道。何謂『六波羅蜜』?即施波羅蜜、戒波羅蜜、忍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此六波羅蜜可使學佛修道者,從生死苦惱此岸度到涅槃安樂彼岸之法門。所謂『般若波羅蜜』, ......(詳全文)
2004-10-06 01:50:00 |
『菩薩』是菩提薩埵之略稱,意譯為覺有情,即覺悟之有情眾生,大致分為權教菩薩與實教菩薩二種。權教菩薩之修行,是處處著相。著相之修,稱為染修,以其不了解三輪體空之道理,是故只能稱菩薩,不能稱菩薩摩訶薩。實教菩薩之修行,是依實相理, ......(詳全文)
2004-10-05 01:50:00 |
眾所周知:『六道輪迴』之六道, 是包括天道、 人道、 修羅道、 畜生道、 餓鬼道、 地獄道;除《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於『六道』中加入『仙趣』,而有『七趣』之分類外,亦有《大藏經》將『六道』中之『阿修羅道』去掉, ......(詳全文)
2004-10-04 01:50:00 |
所謂『佛寶』,乃三寶之一。佛是覺者之意思,能自覺,又能覺他,直至覺行圓滿者,叫做佛,佛是世界上之真寶,故稱佛寶。又『覺』具二義:從佛之洞徹諸法真理而言,是覺悟義;從佛之明鑑萬法明辨事機而言,是覺察義。依經典說『佛』有三種身:( ......(詳全文)
2004-10-03 01:50:00 |
學佛修道者欲成就『佛道』,必須首先難學能學(三種供養、三種律儀、三十七道品、四聖諦法、十二因緣法、六度萬行),其次難修能修(修三種三觀和三種淨福,破見思惑、塵沙惑和無明惑),再次難行能行(眾生緣慈、法緣慈和無緣慈),再次難忍能 ......(詳全文)
2004-10-02 01:5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