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因為政府推動的陽光法案,其實施對象從規範的重點來看,都是針對高級公職人員,雖然上樑不正下樑歪的理論立足點沒有錯,可是並沒有完全規範到足以影響政治決策的一般公務人員,也就是說缺乏真正「白手套」條款的約束力。一般「白手套」的影響力 ......(詳全文)
2008-08-29 01:00:00 |
雖然政治人物的金錢醜聞不斷發生,在這物慾衝擊的社會觀中,大家也似乎並不怎麼關心取得金錢的途徑,而是誰是下一位被爆料的倒楣鬼?法律居然是爲 了這些政治人物而設,民眾的道德不法觀感凌越政治人物的政治道德,於是這些人終於理所當然的 ......(詳全文)
2008-08-28 01:00:00 |
一山還有一山高,律師與檢察官玩法鬥法果然不一樣,「絕對機密」居然存在於腦袋中?可是人的腦容量開發到底有沒有極限,除非面臨死亡目前還是個謎?也就是說法律上對於列為「絕對機密」的國家機密,是不是外人可以解讀,是不是真的屬於總統特權?國 ......(詳全文)
2008-08-27 01:00:00 |
在前陳總統水扁的洗錢案如滾水球般的擴大時,立法院的綠委們終於願意自己提出陽光法案的「不明財產來源罪」及「不實申報財產罪」二罪的修訂法案。我們當然樂見可以終止公職人員洗錢管道的處罰規定的建立,因為只要公職人員的財產交代不清楚,立刻就 ......(詳全文)
2008-08-26 01:00:00 |
聲勢浩大的中國奧運終於開鑼了,「中華台北」終於在所謂的「善意回應」下出場了。只是「臺灣」這個政治名詞,是「中國」心中永遠不願意承認的獨立政治實體,這樣子說實在是藐視了「臺灣」的政治存在的價值,因為「臺灣」本來就是個國家,一個在國際 ......(詳全文)
2008-08-25 01:00:00 |
自從海南島「博熬論壇」的蕭胡會後,除了加強中臺雙方的經貿往來與交流的共識外,政治上只有統戰意味的加強了國民黨與共產黨中央,或者是中國中央政府來看的交流,這當中無形中矮化了臺灣自己的交往層級,因為國民黨政府的退職高官並不正式代表政府 ......(詳全文)
2008-08-24 01:00:00 |
政府舉辦公共工程因偶而發生重大工程事故,而施工廠商因資力不足以償付事故損失,而工程事故對於公共工程契約執行及業主賠償責任問題,常引發成為公共工程的進度停滯的主因,所以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才會要求舉辦公共工程應該要辦理工程保險,以 ......(詳全文)
2008-08-22 01:00:00 |
披著糖衣的學術外衣永遠讓人看起來光鮮亮麗,外行看門道內行看熱鬧,老夫子的言論讓人莫不奉行,因為在儒家的思想中,如果您不能一舉成為大家之說,不奉行禮教就是邪說異教,這樣的二分論證法在今日居然還是學術的主流讓學子們奉行著。所以今日的學 ......(詳全文)
2008-08-21 01:00:00 |
看到現今大學研究所的師生關係就不金讓人搖頭,研究生成為老師的附庸或附屬財產比比皆是,政治上還大言不慚的鼓勵說「學術自由」,這些教授還舔不知恥的說「請尊重學術倫理」,這樣的師資環境能成就臺灣學術的大環境嗎?不知道我們的教育主管機關教 ......(詳全文)
2008-08-20 01:00:00 |
司法實務上把公務員與商民之飲宴應酬,當作是滿足個人慾望的「不正利益」,滿足公務員個人的口腹之慾或許是不法,但是公務員滿足他人的慾望,只要是合法的請求方法,算不算是「違法」呢?不正利益的賄賂罪當然是在影響公務員職務上的不正當執行,可 ......(詳全文)
2008-08-19 01:00:00 |
關於公職人員陽光法案之一的「遊說法」終於要上路了,其主要規範除了遊說者外,被遊說者則包括了(一)總統、副總統。(二)各及民意代表。(三)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及鄉(鎮、市)公所正、副首長。(四)政務人員退職撫恤條例第2條第1項所定 ......(詳全文)
2008-08-18 01:00:00 |
公務員對於服務政府機關的保守機密的義務,主要規範在公務員服務法第四條,其規定如下:「公務員有絕對保守政府機關機密之義務,對於機密事件,無論是否主管事務,均不得洩漏,退職後亦同。」而所謂「機密」則指「國家機密保護法」第四條規定之「國 ......(詳全文)
2008-08-16 01:00:00 |
吵嚷多時的國務機要費卷證公不公開疑案,終於在馬政府重新檢討國家機密等級後,單就「南線專案」、「國務機要費」單據等資料、筆錄進行審查判斷,確定消費單據等並無機密性質,在「協助司法機關偵辦」原則下徹底解密。今日我們要探討的不是政治上當 ......(詳全文)
2008-08-16 01:00:00 |
自從94年2月2日公布刑法新修正案並實施後,其中對於公務員最大的影響就是,把刑法上「公務員」的定義在第10條第2項中重新定義,排除了許多公務員的適用範圍,例如:公立學校教師、公立醫院醫生、公營事業員工等。其最主要的意義在使這些人能有更大 ......(詳全文)
2008-08-14 01:00:00 |
法官裁判從構成要件的涵攝來看,媒體報導先從事件的可議性來看。法官涵攝要從事情的發生的始末邏輯來判斷,媒體報導則是見縫插針再想辦法聯結找理由解說。真相如果不是從裁判的邏輯演繹而來,而是憑著模糊不清的事實來取捨,就 ......(詳全文)
2008-08-13 01: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