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認同與國家安全的關係
根據傳統現實主義以國家為中心的思維,國家就是安全的主體,因此,安全的目標就是要如何確保國家安全,以對抗外來的威脅;在國際體系是無政府的狀態下,國家想要尋求自保,就必須仰賴軍事力量。在這樣的架構下,安 ......(詳全文)
2006-01-31 01:00:00 |
前言
政治學者在過去認為,個體的行動決定於其對利益的定義、以及其所擁有的權力大小。然而,在冷戰結束以來,由於意識型態之爭衰退,學者逐漸發現個體的認同對於政治行動的影響不可忽視。具體而言,認同不僅是一種權利,它也左右個體對本身 ......(詳全文)
2006-01-30 01:00:00 |
讓全國消費者一起努力!以下是一則關於「高速公路電子收費ETC」的評論:「若ETC不是免費提供及免費安裝,請拒裝高速公路-遠通電子收費系統」。
據說,交通部對於ETC的政策,若消費者捧場意願低,致使遠通電收未能在上路三個月內將使用率拉到4 ......(詳全文)
2006-01-30 01:00:00 |
Taiwan Politics: Yu must deliver to receive 2008 nod. Taipei Times的編輯業將筆者幾天前在中國時報所撰「黨魁選後的四大難題」的專論翻譯為Chen Chao-Chien,《Yu must deliver to receive 2008 nod》, Taipei Times/Friday, Jan 20, 2 ......(詳全文)
2006-01-26 01:00:00 |
和平是什麼呢?這是和平學、和平研究裡的一個重要問題。過去,我們對於「和平」的想像,比較起來是比較消極的,指的是沒有流血、沒有暴力、沒有戰爭,在這樣的觀點下,和平就是戰爭跟暴力的消弭。
但是,即使沒有戰爭、沒有暴力,人跟人之間 ......(詳全文)
2006-01-25 01:00:00 |
中國在2005年5月宣布,將贈送一對「象徵和平、團結、友愛」的熊貓給台灣,而台北市政府也在10月正式提出引入申請,正由農委會進行審查之中。根據『行政程序法』的規定(51條),農委會必須最遲在四個月內完成審議,也就是說,政府必須在2月中 ......(詳全文)
2006-01-24 01:00:00 |
這是我一篇期末報告的部分內容(共約8000字),大部分的內容其實之前已經有寫在部落格過了,不過這個部分是之前沒有貼出來過的,自己新寫的,在此貼出與大家分享:
1.實際存在的兩個國家李登輝前總統曾經於一九九九年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提出了 ......(詳全文)
2006-01-24 01:00:00 |
在此回的民進黨主席補選,游錫堃輕易擊敗對手蔡同榮、以及翁金珠,看來是可以摘下黨中央的頭頂來向陳水扁請功。儘管是三人競選,黨員的投票率卻不到兩成,可見,基層的創黨死士對於民進黨熱情不再,連風和日麗的暖冬也不願意出門。
......(詳全文)
2006-01-24 01:00:00 |
看來內閣改組之傳聞「愈來愈有影」,蘇貞昌呼之欲出,謝長廷下台已成定局。但是換了蘇貞昌會比謝長廷好嗎?倒也不一定。
當初阿扁找來謝長廷不是想讓謝長廷在藍軍優勢的立法院「共生和解」嗎?結果是既不共生又瓦解,搞得行政院覆議案總統府 ......(詳全文)
2006-01-21 01:00:00 |
在此回的民進黨主席補選,游錫堃輕易擊敗對手蔡同榮、以及翁金珠,看來是可以摘下黨中央的頭頂來向陳水扁請功。儘管是三人競選,黨員的投票率卻不到兩成,可見,基層的創黨死士對於民進黨熱情不再,連風和日麗的暖冬也不願意出門。
......(詳全文)
2006-01-20 01:00:00 |
民進黨第十一屆第二次主席補選結果揭曉,游錫堃以25,397的懸殊票數擊敗了蔡同榮的16,846票和翁金珠的4,406票,贏得新任黨魁寶座。儘管此次選戰投票率僅有19.96%,同時只能算是政黨內部的 ......(詳全文)
2006-01-19 01:00:00 |
本篇是筆者繼2005/01/26,「給學弟妹們的信—評民進黨的接班世代」、2005/02/04,「給初學者的信—評政治與政治學的差異」之後的心得日記之補篇吧……
其實,筆者臆測宋可能會參選首都市長 ......(詳全文)
2006-01-17 01:00:00 |
之前有幸在課堂上看完『驚爆十三天』這部電影,這部片子主要是在敘述美國總統甘迺迪處理古巴危機事件的經過。我嚐試從兩個角度來闡述我的心得與感想,第一個層次是以美國領導者面對古巴危機的處理過程與領導決策模式來分析、第二個層次則是以 ......(詳全文)
2006-01-15 01:00:00 |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昨日鬆口表示,他對台北市的感情非常深,戶籍也一直在台北市建國南路,要參選台北市長,戶籍不會是問題......對於此事的發展,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應該如何謀略因應呢? 近日, ......(詳全文)
2006-01-15 01:00:00 |
近來,由於在香港舉行的第六屆WTO部長級會議遭到來自各國的團體抗議,『全球化』是否應為未來的走向,以及『全球化』的意義、價值、優缺點也成為了許多人討論的焦點。在此,我嘗試以我的想法來略為分析『全球化』這個議題:
所謂全球化,基 ......(詳全文)
2006-01-14 01: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