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六日訪問美國,與新上任的總統川普首度進行高峰會議。由於會議還在進行中,尚未有正式的記者會、或共同聲明,不過,國際上已經有各種分析,而國內也有不同立場的揣測,特別是兩國之間有無可能出現第四份公報。儘管台灣此刻並非 ......(詳全文)
2017-04-20 01:00:00 |
蔡英文政府自從去年五二○上台,民意支持度像溜滑梯一樣下降,目前已經不到四成,而閣揆林全的滿意度甚至更低。就職不到一年,要求立竿見影,當然是強人所難;然而,選民的認知自有其庶民的邏輯,決策者未必能體會。就國內外情勢而言,川普還在盲人 ......(詳全文)
2017-04-15 01:00:00 |
台灣民意學會日前針對國民黨主席公布所謂的民調結果,在受訪的將近七百名國民黨黨代表當中,前副總統吳敦義在適任度、及看好度領先其他在五位參選人,特別是有將近半數的黨代表支持吳敦義擔任黨主席,遙遙領先現任主席洪秀柱、及副主席郝龍斌。洪秀 ......(詳全文)
2017-03-30 01:00:00 |
行政院日前公布『原住民族土地及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排除包括台糖在內的私有土地,初估約有一百萬公頃左右的原住民族傳統領域(超過半數),將不適用『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1條所規範:「政府或私人於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及其周邊一 定範圍內之 ......(詳全文)
2017-03-26 01:00:00 |
台北地檢署偵辦前總統馬英九涉洩密等案終結,依違反《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等予以起訴,他接下來還有八大案件要面對,恐怕司法路途迢迢走不完。這是第三位卸任國家元首被起訴,前總統李登輝早先因國安密帳案被訴,法院終於還他清白;前總統陳水扁因國 ......(詳全文)
2017-03-25 01:00:00 |
韓國總統朴槿惠日前被憲法法院以嚴重違憲違法、傷害民主法治為由彈劾,黯然下台,並且在三天內搬離總統府青瓦台。儘管朴槿惠表示經過時間檢驗、真相終會大白,意有所指,也有一些挺朴群眾集結法院外頭、與警察爆發激烈衝突,甚至於導致兩人死亡,然 ......(詳全文)
2017-03-24 01:00:00 |
蔡英文政府自從去年五二○上台,幾乎每個禮拜都有重大事件發生、或爆發大型民眾抗議,即使寒流來襲,在凱道上仍有原住民族抗議原住民會公布的傳統領域劃設辦法暗渡陳倉。官方的制式反應是遇強則弱、遇弱則強,譬如國道收費員抗爭、以及華航空服員罷 ......(詳全文)
2017-03-18 01:00:00 |
馬英九政府在下台前針對中學語文及社會領域進行所謂的「課綱微調」,引起社會強烈反彈,特別是歷史科,高中生還發動「反黑箱課綱運動」包圍教育部,甚至於發生學生林冠華死諫事件。去年大選過後,立法院決議撤回這份高度爭議的課綱,蔡英文政府上台 ......(詳全文)
2017-03-14 01:00:00 |
今年是二二八事件七十週年,相較於十年前陳水扁政府面對朝小野大的困境,而且大選即將到臨,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此番,由於蔡英文政府全面執政,再加上剛上台,支持者高度期待。蔡總統除了宣示釐清真相、公布檔案,而且期待有一天二二八來臨就是國 ......(詳全文)
2017-03-13 01:00:00 |
在二次大戰期間,美國對台灣的考量主要站在軍事戰略,特別是究竟要直接攻下、還是跳過;既然要中國牽制日本,羅斯福總統在『開羅宣言』(Cairo Declaration, 1943)同意將台灣歸還中國,當時並沒有想到台灣人的意願。只不過,由於面對共產黨挑戰的 ......(詳全文)
2017-03-12 01:00:00 |
蝶戀花旅行社翻車事件造成三十多人死亡,如果再加上去年火燒車慘劇,七個月內已經有五十九人往生,而新政府上台也不過八個月,也難怪在野黨立委砲轟交通部長賀陳旦「厚顏至此、令人驚嘆」。然而,行政院長林全則緩頰,指出除了觀光部長、及公路總局 ......(詳全文)
2017-03-11 01:00:00 |
明治維新(1868)之後,日本對外躍躍欲試,在1874年以54名琉球宮古島船難漂民在1871年被台灣原住民族殺害為由出兵台灣,也就是「牡丹社事件」。事後,日本與中國簽訂『北京專約』取得琉球的主權,進而在1879年逕自將琉球納為沖繩縣。一般的解釋是日 ......(詳全文)
2017-03-01 01:00:00 |
川普一選上美國總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立即飛往紐約祝賀。川普正式入主白宮,安倍拔得頭籌,雙方熱情擁抱、握手十九秒,尤其是川普左手還拍安倍的右手背,讓安倍受寵若驚,更不用說川普還邀請安倍一起搭空軍一號到佛州豪宅作客、打高爾夫球。回顧歷 ......(詳全文)
2017-02-25 01:00:00 |
國民黨連續輸掉地方與中央選舉,不僅拱手交出政權,在國會的席次不到三分之一、只有消極抵制修憲提案的實力,因此,對於監督政府顯得意興闌珊。由於黨魁改選在即,已經有多人表達參選的意願,原本可以振衰起蔽、救亡圖存,然而,君子之爭卻淪為相互 ......(詳全文)
2017-02-20 01:00:00 |
自從工業革命以來,勞工或受薪人員為了爭取合理的工資、工時、及工作條件,只好透過體制外的集體行動,爭取大眾同情、逼迫資方讓步,來達到社會改革的目標,也因此,勞工運動一直是社會運動、甚至於民主化的重心。大體而言,勞工的社會權包含組織工 ......(詳全文)
2017-02-17 01: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