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一月十日,三萬五千噸的希臘籍貨輪「阿瑪斯號」從印度開往大陸江蘇省南通途中,因失去動力漂流十二小時,擱淺在屏東縣鵝鑾鼻外海。四天後,船上一千一百多噸油汙陸續外洩,鵝鑾鼻北邊海面及龍坑地區約三公里珊瑚礁岩岸飽受油汙肆虐。事 ......(詳全文)
2005-01-23 01:00:00 |
第五節 海上保險全損與分損
從保險理賠角度觀察,保險金額、保險價額、損害額與賠償額四者間之基礎關係,可以下述計算公式表示之:(標於次頁) 稱「保險價額(值)」者,指「保險標的之價值」。稱「 ......(詳全文)
2004-11-07 01:00:00 |
第三節 海上保險保險標的及保險價額
一、海上保險保險標的 海上保險的標的物包括凡可能遭受海上風險之財?,如船舶、船舶屬具、貨物或其他財?、可期待之收入,如運費、租金、傭金以及對第三方所 ......(詳全文)
2004-11-03 01:00:00 |
第十一章 海上保險
第一節 海上保險之意義
海上保險(Maritime Insurance)?一種分散風險、分擔損失之制度,使從事航海貿易者可將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從而使其因偶然事故遭受的巨大的損失能夠得到及時補償,因此, ......(詳全文)
2004-10-31 01:00:00 |
第四節 共同海損之效力
一、支付分擔額 海商法第一百十一條規定:「共同海損以各被保存財產價值與共同海損總額之比例,由各利害關係人分擔之」故共同海損經理算後,各利害關係人應支付分擔額。二、留置貨物權 海商 ......(詳全文)
2004-10-27 01:00:00 |
第二節 共同海損之理算
一、概述
共同海損乃為求共同危險中全體財產之安全所為故意及合理處分,而直接造成之犧牲及發生之費用,此犧牲及費用應由各利害關係人分擔之;海商法第一百十一條規定:「共同海損以各被保存財產價值與 ......(詳全文)
2004-10-24 01:00:00 |
第十章 共同海損
第一節 共同海損之概述及意義
一、共同海損係指在同一海上航程中,當船舶、貨物和其他財?遭遇共同危險時,?了共同安全,有意地、合理地採取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犧牲、支付的特殊費用,由各受益方按比例分攤之法律制度。&n ......(詳全文)
2004-10-20 01:00:00 |
第四節 有關海上救助的國際公約
一、《1910年救助公約》及其主要內容
海上救助原則雖已被世界各國海商法所確認,但因某些具體規定不盡相同,因而經常發生爭議,?此,國際海事委員會(lnternational Maritime Commi ......(詳全文)
2004-10-17 01:00:00 |
第九章 海難救助
第一節 概念
海難救助亦稱海上救助,是指他人之船舶或貨物以及人命遇到危險時,施以救助而獲得報酬的法律關係。故海難救助是為對海難中之船舶、人命與財物,予以施救之行為。救助報酬之請求以船舶或貨 ......(詳全文)
2004-10-13 01:00:00 |
第六節 有關船舶碰撞之國際公約
有關船舶碰撞之重要國際公約有四,茲將公約之主要內容分別介紹如次:
一、《19lO年統一船舶碰撞國際公約》及其主要內容
《1910年統一船舶碰撞國際公約》(以下簡稱《1910年 ......(詳全文)
2004-10-10 01:00:00 |
第四節 船舶碰撞之法律效果 一、公法上之效果 (一)海商法第一○九條第一項規定「船舶碰撞後,各碰撞船舶之船長於不甚危害其船舶、海員或旅客之範圍內,對於他船船舶船長、海 ......(詳全文)
2004-10-06 01:00:00 |
第四節 船舶碰撞之法律效果 一、公法上之效果 (一)海商法第一○九條第一項規定「船舶碰撞後,各碰撞船舶之船長於不甚危害其船舶、海員或旅客之範圍內,對於他船船舶船長、海 ......(詳全文)
2004-10-06 01:00:00 |
第八章 船舶碰撞
第一節 概述
船舶在海上航行,尤以在霧中和往來頻繁之狹窄航道航行時,常伴有發生碰撞之危險。隨著現代科技突飛猛進,衛星導航設備之廣泛應用,已使船舶碰撞事故有所減少,唯在能見度極差之夜間航行及在狹窄、擁擠之水域航 ......(詳全文)
2004-10-03 01:00:00 |
第七章 船舶拖帶
第一節 船舶拖帶之概念
船舶拖帶,為一種海上作業,指一船利用自身之動力和設備將另一船或其他可漂浮物體在海上從某一地點拖至另一地點,如鑽井平臺或其他物體之海上拖帶,駁船或廢鋼船之拖帶,重大件貨物之拖帶;或 ......(詳全文)
2004-09-29 01:00:00 |
第四節 有關國際海上旅客運送契約之國際公約
一、1974年《雅典公約》
關於國際海上旅客運送之法律,不但各國規定不一,國際立法亦未奏效。《1957年船東責任限制公約》修改船舶所有人責任限制時,各國深感統一國際海上旅客運送法規之 ......(詳全文)
2004-09-26 01:00:00 |